孩子去幼兒園面試被拒絕能代表孩子不優秀嗎
很多人認為孩子只要到年齡,按照教育部門劃分的區域,滿足條件就能進去,可是近幾年,在一些地區,孩子想上幼兒園,是需要先通過面試的。
睿誠客戶里有位寶媽,孩子剛滿三歲,下半年小孩要上幼兒園了。幾番打聽后,她決定把孩子送到當地的某市級幼兒園。她和小編說,這所幼兒園每個班里的人數都是標配,這樣孩子學習壓力小,還注重能力的培養。原以為肯定會被錄取的,因為夫妻兩人都是名校畢業,家里條件挺不錯的,孩子也活潑可愛。但讓她沒想到的是,面試之后竟然被拒絕了。

朋友說,幼兒園被拒之后,她所有的自信都沒有了。在她看來,這是對她這個當媽的否定,同時也暗示她家孩子很差,連幼兒園都上不了,太丟人。
聽完她的話,我不由得想起當時家里熊娃子上幼兒園。面試的時候,老師主要看孩子是不是多動癥、自閉癥、語言天賦。雖然孩子在家里很瘋,但到陌生人面前比較老實,整個過程表現得很靦腆。最后,老師問他,想不想上幼兒園,兒子說不想。我知道老師會諒解的,但還是討好般讓兒子把自己手里的小花送給老師一朵。
我深深理解朋友作為母親的那種心情。但是,有些幼兒園可能會因為好動和社交不行拒絕孩子,這主要是為了便于組織教學活動。畢竟一個班有那么多孩子,如果孩子一刻也坐不住,老師沒那么多時間去管教。我們別認為是孩子太差,進而打罵和責怪他。更不必懷疑孩子是多動癥、自閉癥。這其實是教育出偏差造成的,別怪罪到孩子身上,也不用耿耿于懷,他現在就是個普通正常的小孩。
更為重要的是,我們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,畢竟幼兒園有很多家,不要因為一些小事就認為是孩子有毛病。如果連我們自己都失去自信,孩子是會通過語氣和神態感覺出來的,時間長了,很容易讓他形成自卑的性格。
說到這里,不得不提一句,朋友說當時老師拒絕孩子,除了多動癥以外,還覺得孩子缺乏與人交往的能力。而之所以如此,和平時的教育方式有關系。雖然是全職帶娃,但很多時候是把孩子交給電視機。以至于孩子養成了一天要看三四個小時動畫片的習慣。
她覺得孩子從動畫片里學到了很多東西,會說很多話。這也是很多家長的看法,但其實會說話不代表他能說。看動畫對于孩子的口頭表達上會有一定的學習幫助,但而無法讓他在社交上有進步。如果孩子看太久電視,會影響主動跟人溝通交往的能力,并且對視力也有影響。
在此,睿誠教育認為有時候不是我們的孩子太差,而是我們沒有努力做個好父母,多看看兒童成長時期發育方面的書籍,多帶他去外面走走,多夸獎他,多帶給他安全感,孩子會越來越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