芬蘭幼兒園不教知識,培養的是創造力
芬蘭是全球教育界最令世人矚目的一顆新星。在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(OECD的國際學生評價項目(PISA)測試中,芬蘭在閱讀、數學和科學方面數次打敗了美國和歐洲其他國家,三次名列三甲。
芬蘭沒有什么資源,大部分是水域,對芬蘭來說,這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人腦,所以一定要把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的大腦潛力都充分激發出來。我們有一個基本的信念:不管什么樣的孩子,不管這個孩子處于什么樣的家庭,都要接受免費的教育。教育是國家至關重要的事情。

至于芬蘭學前教育理念則有三點。第一個理念是教育互動,這種互動不僅是教師和孩子的互動,同時也是孩子之間的互動。第二個理念是平衡發展,也就是全面發展。第三個理念是大家熟知的學習中心的理念。所有的幼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都是為了孩子有更好的發展。
對于芬蘭人來說,他們最為青睞的的學習方式是游戲,認為游戲是最自然的學習方式。如果觀察寵物,它們其實就是互相游戲,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獵食,學會與同伴交往。接下來有一點也非常重要,試錯是孩子游戲時非常重要的權利,因為只有嘗試了,然后犯錯了,才能夠理解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,才能夠理解這個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接下來分享的是故事的重要性,在瑞典、丹麥、芬蘭這些北歐國家,童話故事都有悠久的傳統。這些童話故事在向孩子傳遞有關價值觀和道德標準的信息,告訴孩子們什么是自由,怎樣關心他人、關心世界。孩子聽故事的過程,其實也是讓孩子產生共性、集中注意力、發揮想象、鍛煉記憶力的過程。對孩子來說,聽完故事之后,他們會相互交流閱讀感受,包括不懂的地方,這就為未來孩子們講出自己的故事奠定了很好的基礎。
在芬蘭創造力不是被教育出來的。他們的創造性是源于愉悅的安全環境、自由和自主性以及一定的社會歸屬感。
雖然我國的學前教育現狀和這些優秀的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,但是奮斗在學前事業上的每一位幼師都在用青春推動著教育的進步。如果我們可以將芬蘭學前教育給我們的啟示運用到日常的教學中,通過不斷地思考、實踐和反思,在我們的努力下,孩子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