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式養娃是個體力活
在絕大多數有孩子的中國家庭里面,孩子是一家的中心。從未生到出生、到上幼兒園、上小學中學高中,直到孩子工作、結婚、買房,中國家長一直為孩子操著心。

家長們聚在一起討論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問題,最集中的話題就是養孩子很累。父母們常常羨慕西方國家孩子的獨立性很強,家長很輕松、很省心,可是怎么一到中國家長身上帶孩子就變成了一件大事呢?家長們除了上班,就是天天就是圍著孩子轉圈。今天我們就聊聊中國家長帶孩子累的原因是什么。
在中國,常常是孩子大了,父母自己也老了,然后又是對孩子回報父母、孝順父母的各種期待。如此心力交瘁地幾十年,怎么能不累啊?根源還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太高,既包括對孩子自己發展的期望,也包括對孩子回報父母的期望。 在這樣的高期望下,壓力大的不只有家長,還有孩子。如果家長們能夠看開這一點,拋開對孩子所有外在功名利祿的期待,會輕松很多。他能成為一個獨立的、自主的、幸福的成人,不是已經很好了嗎?
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,國外的家長嬰兒車上推一個,懷里抱一個,手里還牽一個,一個人就能帶上一小隊的娃。而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中國家庭的一隊人,帶一個娃。爸爸媽媽呵護著,爺爺奶奶伺候著,甚至還跟著個保姆阿姨背著大包小包做后勤支持,排場陣仗,簡直能趕得上皇帝出巡。更糟糕的是,在參與決策時,有些爺爺奶奶輩兒的還要求自己有“一票否決權”,這樣的治理結構,讓原本簡單的家庭事務變得復雜無比,作為爸爸媽媽,如何能不累?
中國父母對孩子的大小事情插手太多,孩子上學,幫著背書包、記作業;孩子寫作業,爸爸媽媽在一旁盯著;老師布置了什么任務,常常是孩子還沒搞清楚要做什么,爸爸媽媽已經奮不顧身地撲上去,幫著孩子完成了。不插手不等于撒手不管,當孩子生活中出現困惑,學習中出現困難,就需要家長們從側面去點醒孩子,培養孩子的自主生活、自主學習能力。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真正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,自由成長,成為更好的自己。而不是張嘴閉嘴爸爸媽媽的“乖孩子”。
養孩子到底累不累?還是要看各位家長們怎么選。如果能剔除那些讓育兒生活疲憊不堪的因素,相信養育孩子會變成一段相當愉快、美好、輕松的人生旅程。